31
2024
-
12
工信部等三部門:加快清潔低碳氫替代應用
作者:
綜合辦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實施《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據悉,工業是氫能應用的重點領域。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30年氫冶金可實現規模化應用,全球年用氫需求達到660—1400萬噸;綠色甲醇、綠氨的年用氫需求超過4800萬噸。有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氫氣產量超3500萬噸,同比增長約2.3%,占全球產量1/3左右。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全球第一,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潛力巨大。據有關單位測算,截至2024年6月,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產能突破10萬噸/年,規劃及在建產能約800萬噸/年。
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是促進節能降碳、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路徑,是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裝備支撐和技術推廣取得積極進展,清潔低碳氫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在工業綠色微電網、船舶、航空、軌道交通等領域實現示范應用,形成一批氫能交通、發電、儲能商業化應用模式。培育一批產業生態主導力強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集聚區,以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初步構建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
《實施方案》聚焦清潔低碳氫替代,氫冶金,氫碳耦合制綠色甲醇,氫氮耦合制綠色合成氨,氫燃料電池汽車,氫動力船舶、航空、軌道交通裝備,氫電融合工業綠色微電網等應用場景,系統提出30項具體工作任務。石化化工行業是我國清潔低碳氫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實施方案》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加快清潔低碳氫替代應用方面,《實施方案》鼓勵煉化行業加氫裂化、加氫精制,煤化工行業氣化等環節利用清潔低碳氫替代化石能源制氫。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富集地區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有序建設“制氫+用氫”一體化項目。因地制宜推進焦爐煤氣、氯堿尾氣、丙烷脫氫、乙烷裂解脫氫等工業副產氫規模化提純,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化石能源制氫設施加裝碳捕集利用裝置。
《實施方案》要求大力發展氫碳耦合制綠色甲醇。一是開發清潔低碳氫與碳捕集、生物質等耦合制備綠色甲醇工藝技術,研發高活性、高選擇性、高穩定性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催化劑、二氧化碳吸附捕獲劑等核心材料,低能耗煙氣碳捕集等關鍵技術,以及甲醇合成高效反應器、生物質高效氣化爐等工藝裝置。二是推進醇制油、費托合成、油脂加氫、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燃料等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路線多元化發展。三是鼓勵燃料煉制企業、廢棄油脂回收利用企業、生物質開發利用企業、航空運輸企業、科研院所等聯合進行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建設。四是推進綠色甲醇示范項目建設,提高碳轉化率和甲醇選擇性,嚴禁以綠色甲醇名義違規建設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煤制甲醇項目。
《實施方案》還要求積極推動氫氮耦合制綠色合成氨。開發合成氨柔性生產工藝,研發高效低成本催化劑、高溫高壓自控閥門等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探索低溫低壓、近常壓合成氨新工藝,提升對可再生能源發電波動的適應性。鼓勵能源企業、化工企業、船舶運輸企業、船舶制造企業等聯合推進綠色合成氨示范項目建設,推動規模化風光離網制氫、合成氨工藝流程柔性調度控制、“電—氫—氨”全系統協同控制等應用。探索推進綠氨小型化、分布式制取和應用,開發小型撬裝式、模塊化生產裝置,實現可再生能源制“氫—氨—肥”并就地消納。
《實施方案》要求,對符合條件的氫冶金等低碳前沿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給予產能延期置換政策支持。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發電就近消納機制。鼓勵各地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支持政策,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參與電力市場,通過削峰填谷等措施降低制氫成本。建設氫能領域科技創新平臺、中試驗證平臺、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各地方創新管理模式,制氫加氫一體站不再限制于化工園區。培育氫能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打造一批氫能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來源:中化新網
2025-03-31
2025年1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
2025-02-11
攜手共進,共創輝煌 ——吉華集團2024年度表彰大會圓滿落幕
2025-02-14
2024年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4250.1億元
2025-01-28
2025-01-23
2024-12-31